芭蕉:是芭蕉科、芭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芭蕉的叶纤维为芭蕉布的原料,亦为造纸原料,假茎煎服功能解热,假茎、叶利尿,花干燥后煎服治脑溢血,根与生姜、甘草一起煎服,可治淋症及消渴症,根治感冒、胃痛及腹痛。
形状特征:多年生丛生草本,具根茎,多次结实。 植株高2.5-4米。叶片长圆形,长2-3米,宽25-30厘米,先端钝,基部圆形或不对称,叶面鲜绿色,有光泽;叶柄粗壮,长达30 厘米。花序顶生,下垂;苞片红褐色或紫色;雄花生于花序上部,雌花生于花序下部;雌花在每一苞片内约10-16朵,排成2列。
生长环境:芭蕉喜温暖、湿润的气候,生长温度15-35℃,适温为24-32℃,绝对最高温不宜超过40℃,绝对最低温不宜低于4℃。土壤要求,土层深厚,疏松肥沃,排水良好的土壤,而以砂壤土,pH值5.5-6.5最为适宜。原产于琉球群岛,中国台湾可能有野生, 中国南方大部以及陕西、甘肃、河南部分地区都有栽培。
栽培技术:芭蕉由1995年4月从河南引进后,由于外界气候不适应,立即进行短截,其高度定为1.5米左右,然后栽入特大花盆,移入温室进行养护。5月10日,挖大穴,将芭蕉移到外界。栽植深度以蕉头7厘米左右为宜。因其需水、肥量大,定植后及时灌水,干旱时及时补水,2-3周后开始追肥,采用勤施薄肥的方法,N、P、K肥的比例为4:1:14为宜,在夏秋高温多雨季节,要注意排水,否则会引起烂根。在大风地区与大风季节,应注意设立支柱与挡风墙,防叶片被风吹烂,从而降低其观赏价值。10月初,注意当地气温变化情况,若出现降温天气,可将芭蕉移栽入温室内养护,但冬季室温不宜低于5℃。翌年5月再移出温室进行管理。
价值:芭蕉果肉、花、叶、根中均含有丰富的糖类、氨基酸、纤维素、多种矿物质、硒等微量元素及多种化合物成分,药食兼用,营养丰富。芭蕉不仅可以食用,还可以药物使用,芭蕉茎煎服功能解热,假茎、叶利尿,花干燥后煎服治脑溢血,根与生姜、甘草一起煎服,可治淋症及消渴症,根治感冒、胃痛及腹痛。
古往今来芭蕉就成了文人墨客抒发喜怒哀乐情思的主题。丹青描绘芭蕉,情趣亦盎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