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棘: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3m,通常采用播种、扦插和压条法繁殖。 火棘树形优美,夏有繁花,秋有红果,果实存留枝头甚久,在庭院中做绿篱以及园林造景材料,在路边可以用作绿篱,美化、绿化环境。具有良好的滤尘效果,对二氧化硫有很强吸收和抵抗能力。以果实、根、叶入药,性平,味甘、酸,叶能清热解毒,外敷治疮疡肿毒,是一种极好的春季看花、冬季观果植物。
形状特征:常绿灌木,高达3米;侧枝短,先端成刺状,嫩枝外被锈色短柔毛,老枝暗褐色,无毛;芽小,外被短柔毛。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1.5-6厘米,宽0.5-2厘米,先端圆钝或微凹,有时具短尖头,基部楔形,下延连于叶柄,边缘有钝锯齿,齿尖向内弯,近基部全缘,两面皆无毛;叶柄短,无毛或嫩时有柔毛。花集成复伞房花序,直径3-4厘米,花梗和总花梗近于无毛,花梗长约1厘米;花直径约1厘米;萼筒钟状,无毛;萼片三角卵形,先端钝;花瓣白色,近圆形,长约4毫米,宽约3毫米;雄蕊20,花丝长3-4毫米,花药黄色;花柱5,离生,与雄蕊等长,子房上部密生白色柔毛。果实近球形,直径约5毫米,桔红色或深红色。花期3-5月,果期8-11月。
栽培技术:果用林选择地势平坦,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,按株行距2米×2米挖 0.6~0.8米深的坑,填入基肥和表土,栽入穴中,踏实,浇足定根水。施肥每年11月至12月施1次基肥,在距根颈80厘米沿树挖4~6个 放射状施肥沟,深30厘米,每坑施有机肥3~5公斤,花前和坐果期各追施 尿素1次,每株施0.25公斤。.灌水分别在开花前后和夏初各灌水1次,有利于火棘的生长发育,冬 季干冷气候地区,进入休眠期前应灌1次封冬水。整枝火棘易成枝,但连续结果差,自然状态下仅10%左右,因此应对 结果枝年年进行整枝,对多年生结果枝回缩,促使抽生新梢。火棘成花能力 极强,对过繁的花枝要短戳促其抽生营养枝,并于花前人工或化学疏除半数 以上的花序以及过密枝、细弱枝,使光线能直接照进内膛,年修剪量以花枝 量为准,叶和花序比为70:1为佳。
火棘果实含有丰富的有机酸、蛋白质、氨基酸、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,可鲜食,也可加工成各种饮料。其果实秋季成熟,似火把,可作行道树或庭院栽植。